听损儿童佩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之后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势在必行,要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以下九个要领一定要做到:
一、每天坚持安排听音、发音、教话、学话,进而到写话。训练程序是先元音,后辅音,先字词、后语句。由浅到深,因人而异。
二、开发触觉,利用直觉演示设法让孩子感受发音器官的规范化运动。例如,利用口形甚至现代化语图仪等手段使听损儿童区别进而掌握“吃饭——示范”或“下周——亚洲”的发音是困难的。但让他手或脸部接触妈妈发音时的喉部与嘴部的振动及气流,就会通过直觉掌握要领。
三、运用视觉形象教学
看图画、看映像看镜中影及有声实物。
四、教学题材先具体后抽象
先教日常陈述词,后教祈使词。
五、强调口形示范
教时不板脸,不遮嘴形,不夸大嘴形。多鼓励、多示范。
六、鼓励与听力正常的孩子共同生活
争取儿童自然的诱导作用。
七、配音训练
音乐可以促进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音乐可以协调语言与动作;音乐可以提高声带的控制能力;音乐有助于汉语四声的学习。
八、训练多样化
儿童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学习安排要多样化,要提高孩子的体能。
九、做好助听器的保养与维修
经常检查助听器的功能是否正常,要及时换用新电池。每隔十来天就用助听器专用保养工具细心清除耳塞、耳模、传声口等处的污垢。不用时放在助听器干燥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