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多感觉方法对听损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2018-04-21
220

在听损儿童语言训练中,采用“看、听、摸”等多感觉的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训练方法。因为听损儿童听觉器官受损后,可用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补偿听觉器官的不足,这叫作“功能补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听损儿童的各种感觉途径来训练他们说话:用眼睛“看话”,用手“摸话”,更重要的是用残余听力“听话”。

今天我们重点介绍“看话 ”和“摸话”。

训练听损幼儿看话应当注意:

1.要让听损幼儿看清最正常、最完整的口形,训练时我们要面对光源,我们的嘴与听损儿童的眼睛保持同一水平,我们和听损幼儿之间距离适中(1米左右),面对面训练。

2.我们对听损幼儿说话时,不要摇头晃脑,不要吃东西或抽烟,不要大笑,这些都有碍于听损幼儿看话。

3.要吸引听损幼儿注意我们说话的全过程,以便理解所说的词句。

4.我们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节奏、次序。开始时语速稍慢些,逐渐加快至正常语速。说话时节奏感要强,口形变化要明显,但不要过分夸张口形。要说完整的句子,自然、清晰、准确。

5.要吸引听损幼儿注意我们说话的全过程,以便理解所说的词。

6.我们要注意说话的节奏、次序。开始时语速稍慢些,逐渐加快至正常语速。说话时节奏感要强,口形变化要明显,但不要过分夸张口形。要说完整的句子,自然、清晰、准确。

8.训练中我们的面部表情应当生动、活泼,让听损幼儿有极大的兴趣去学看话。

9.我们要注意语言的重复次数。让听损幼儿把口形与实物、动作、思维联系起来。要通过看口形理解一个词,必须反复多次地看和听,才能学会。因此,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反复说给他们听。在不停地说的过程中,引导启发听损幼儿明白我们说话的含义。

在开始阶段,不要求听损幼儿对我们的语言作出明显的反应,只要求听损幼儿集中注意力去看、去听、去感觉声音的振动。随着语言刺激量的增加,再要求他理解、掌握。

我们对听损幼儿“不停地说”哪些内容呢?

1.选择听损幼儿有兴趣的事和物;

2.选择他们经常看到的事物;

3.经常叫他们的名字来打招呼;

4.通过说“对”和“不对”,让他们认识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5.给听损幼儿一些简单的命令,让他们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