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听损孩子看图说话的能力?

2018-06-23
48

1、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说话,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2、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

看图说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孩子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通过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有时也可以把静止的画面表演出来,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还可以提供一种情境,让孩子的想象自由驰骋。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但是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因为小朋友容易受到大人的影响,尽量让孩子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大人此时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思维干涉孩子,或者认为孩子的想象是错误的,想象的世界没有严格的对与错,孩子的天马行空往往是我们大人所达不到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将来进行书面表达,即写作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把看图说话当作一个重点来抓,是培养其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孩子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小朋友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自己,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具体思维占优势,但是由于孩子的听障问题,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搭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有语病,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平时练习时不能操之过急,开始的要求不应过高。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让孩子先看明白,在想象的基础上,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条理清楚,表达完整。

(2)在语言表达上,要表扬孩子的独到之处。鼓励孩子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启发孩子大胆思维、合理想象、积极发言。启发孩子“谁能说得不一样?还可以怎么说?”使孩子兴趣盎然,表达精彩纷呈,富有童趣和灵性。一幅简单的图画,在不同的人眼里就是一幅不同的图画。

(3)练习要有层次的进行。动员全家参与练习,敢说敢讲。刚开始,孩子不敢说,要循循善诱,不要操之过急,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应予以肯定。逐渐的句子越来越长,段落语言的发展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