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损孩子的康复训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经常有些家长会跟康复老师抱怨说:“哎呀,孩子回家不听话,总是不配合训练,任性得很。我们忙于工作,累了一天,没有精力去管孩子。再加上我们又不懂得方法,不知道怎么教孩子。”
其实,这还是家长的概念不清,总把孩子的康复训练当作“上课”。孩子在园里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里当然不愿意再被约束。为什么不变个形式去给孩子训练呢。
这里说的“概念不清”指的是家长忘记了语言是我们交流的工具,正在康复训练中的听损孩子,他们的“课”的内容就是和我们每天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语训老师每天给的词句都可以在生活当中去训练孩子,教孩子如何使用这一语言工具。
例如:老师今天教的词语是:“吃、吃饭、吃饱了、不吃了、没有吃饱、我还要……” 家长把孩子带回家后,吃晚饭的时候就可以教孩子怎么说。先不急于正音,可以引导孩子看家里的其他人在干什么(吃饭)——引导他的这个人自己也坐下来吃饭——问孩子饿不饿,吃饭吗?(此时,家里的每位成员都在吃饭,孩子当然也想吃饭了)——–引导孩子说出“我要吃饭。”这句话。——给孩子的碗里只盛一小口饭,孩子很快就吃完了。——先不要去理会他,由于这个时候,他有需求,他只吃了一小口,当然还想吃,这个时候,让他主动去找你,此时孩子有需求,有需求才会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再引导孩子说话。——问孩子“你吃饱了吗?”引导孩子回答“我没有吃饱,我还要。”——这一次可以给孩子盛够,孩子吃完后,会跟你摇头表示不要了,不吃了,引导孩子摸摸肚子说:“我吃饱了,我不要了。”操作过程中,借着孩子有强烈的欲望,迫切想要得到时,再去给他正音。但是,如果纠正几遍后孩子还是说的不对,千万不可抓住不放,先空过去,过后再纠正他的发音,否则会打击孩子表达的欲望,一遍一遍的正音会使得孩子不敢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