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是怎样的?

2019-01-07
99

有很多听损孩子的家长都很着急,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语言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每次让孩子说句子,孩子总是不愿意,依旧只是说词语,多说几次还会不耐烦。有时候愿意跟着我们复述几遍句子,但是复述完似乎没有什么用,第二天又忘了,交流的时候还是用词语。这该怎么办呢?

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其听觉发展、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密不可分。儿童的语言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听障儿童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在讨论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前,我们要先了解听健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

语言是交际工具,就意味着语言活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包括对他人语言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又包括个人发出的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我们把这两部分叫做语言的两个主要部分:理解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

理解性语言是指一个人能“听得懂”语言,儿童不只是从他所听到的词语,更是从字词的排列顺序、速度和音量变化来了解它所代表的含义。

表达性语言是借由声音、手势、以及口语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情和需求。

儿童语言发展的这两个部分并不能完全同步。一般来说,儿童的语言发展是理解性语言先于表达性语言。儿童必须先了解语言,才能够使用语言去表达想法、感情和需求。例如婴儿在妈妈叫他的名字时会回头,或是在跟他说再见时会挥挥手,但却要在很长时间之后,他才会说出自己的名字或说再见等简单的字词。

判断一个听障儿童康复得好不好,最直接的方式往往是看他“说得好不好”,所以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常常更关注孩子的表达性语言的发展。在孩子会开口说第一个词之前,家长会焦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还不会说话”,在孩子会说词语以后,又总是在想孩子什么时候能说句子。在产生这些困惑时,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听健儿童的语言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语言发展的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时期:

一、发音时期

出生——1岁时,又称为准备期或先声时期。

卡卜林等人提出婴儿语音发展的四个阶段:

1.啼哭:出生后的头一个月中。

2.咕咕声:约一个月左右开始发出此声。

3.呀语:大约从三或四个月开始。

4.雏形的语言:大约自十个月起。

此时期儿童语言发展重点在发音的练习和对别人语言的理解。

二、单词句期

1岁——1岁半时。

此阶段为真正语言开始的时期:指婴儿了解声音的意义,并有意义的表达意思。

单词句期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此期有三大特征:

1.以单词表示整句的意思。

2.以物的声音做其名称。

3.常发重叠的声音。

三、多词句期

1岁半——2岁。

此时期儿童已由单词句发展为双词句,进而发展为多词句。

此阶段特征:

1.了解每件物品有对应的名称,喜欢问物品的名称。

2.语句简单如打电报,所以也称为电报期。

3.该时期的语言中名词最多,渐渐出现动词和形容词。

四、文法期

2岁——2岁半。

此时期已经能够使用代名词,最先学会“我”的概念。

模仿性开始增强,会学习成人的语气和语法,语句结构较完整。

五、复句期

2岁半——3岁半。

特征:

1.对不熟悉的事物都喜欢问其所以然,称之为“好问时期”。.

2.喜欢问“是什么?”“为什么?”

3.已经学会使用复合句,如:妈妈穿裙子,我也穿裙子。

六、完成期

4岁——6岁。

理解3000个以上的词汇,包括抽象的形容词、副词、连接词。

此时表达的句子结构逐渐复杂,会使用含连接词的复杂句型来叙述事情、说故事,语音大致也准确。

有的听损孩子生理年龄虽然已经四岁,但实际康复时间只有一年,语言发展水平与其听觉年龄是基本相符合的。儿童语言中句长的发展是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基本上要经历单字——词汇——词组(短语)——完整句几个阶段。

如果目前听损孩子佩戴合适的助听装置后还处于说词语的阶段,随着词汇的积累,孩子会进入语言发展的多词句期,并渐渐出现一些短语。但要绕过词组(短语)阶段直接说出完整句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所以老师和家长不必太着急。

在目前这一时期,家长和老师要继续给孩子输入更多、更丰富的语言。在语言输入时,要考虑到孩子目前的发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将发展的目标,在语言输入时不要仅限于单个的词汇,更可以把两个孩子熟悉的、甚至是已经能够表达的词语连成一个短语来进行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