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高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2023-06-21
0
图片
高考志愿的正确填报非常重要,事关考生能否被心仪的高校和专业录取!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听障高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图片


widex


一、填报志愿需要考的因素

1、高考成绩

高考成绩直接决定了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是否被录取的基础因素。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还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要求。

2、院校情况

院校的历史、地域,综合办学实力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能学些什么等问题。

3、专业情况

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趋向。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需要理性判断。

4、身体条件

部分专业对考生的身体状况有要求,考生填报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检情况是否符合录取标准,未达标切勿填报!

5、家庭经济情况

部分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考生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6、志愿要有梯度

建议考生按高、中、低搭配填报志愿,避免退档风险。

widex


二、填报志愿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熟悉政策
考生对于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比如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2收集信息
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考生要选择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等。
3、准确定位
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在高考成绩公布的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官网上会公布考生的“一分一段”表。表内对每一个分数段上有多少考生、该分数线以上有多少考生进行了详细统计。同学们可以利用“一分一段”表,来大致了解自己的名次,参考往年高校录取分数和名次来判断自己被录取的概率。
4、知彼知己
“知己”就是准确定位,“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要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5、初选志愿

“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以上3、4 点的考生应该对高考志愿已有方向了,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本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与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6、模拟填报
“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
现在高考志愿都是在网上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的考生不少,再加上遇到网络系统繁忙难免出错,所以提前模拟填报非常有必要,做到有备无患。
widex


听障考生不宜选择哪些专业?

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新闻学、侦察学、学前教育、音乐学、录音艺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医学各专业,还有一些师范类院校、军事类院校和医学专业院校,它们往往对听力要求比较高,想要报考时建议认真查看各院校的招生章程,慎重考虑。
当然,对于这些相关专业感兴趣的高考生,比如虽不能报考临床医学专业,但可以考虑报考医学检验学、药学、医学管理等。对于听障考生而言,目前部分高校开设的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widex


最后的话

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是人生新的起点!
高考带给每个考生的深刻思考、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
唯听祝每一位考生都能如愿以偿,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开启全新的生活!

*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