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心理健康建设很重要

2017-06-13
128

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要看他身体上是否有生理缺陷和疾病,也看他的精神发育是否健全,社会适应能力是否良好。一个人是否具有乐观向上、积极奋取、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其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听障学生,由于先天生理的缺陷,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这样那样的心理缺陷,如果这心理缺陷没有得到及时矫正,他们将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因此,教师在引导听障学生获得知识同时,更应承担起听障学生心理医生的角色,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通过工作中的细心观察,发现听障学生心理受挫非常普遍,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种:
1、社会成员存在偏见
  社会上的某些成员对残疾人普遍存在歧视和偏见,听障学生在生理上的缺陷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嘲笑和蔑视。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就会丧失与社会交往的信心。
2、监护人教育不当
  家长们面对自己的孩子,百般溺爱、袒护纵容,唯恐孩子吃亏,这些孩子会逐步形成任性、等、靠、要等性格;或者家长对听障学生不管不顾、视而不见,甚至轻视和厌恶,这样就导致听障学生自卑、多疑,认为自己在这个社会里生存是多余的。
3、教学内容偏离
  在学校里,领导或教师对听障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忽视了教学对象的生理残疾,提出的教学内容远离了听障学生的发展目标。如果学生难以达标或达标无望,就加以指责,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加深了听障学生的挫折感。
4、自身身体因素
  由于听障学生的听觉缺陷,对社会信息感知不完整,常常引发错误归因,满腹狐疑,似乎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同时,他们与同龄人交往又存在着交流障碍,缺乏倾诉的对象。因此,他们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不懂得该怎样面对,从而导致情绪失控。
  正因为听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就逐渐丧失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成天情绪低落,形成了抑郁、逆反的性格缺陷。
1、抑郁与孤僻
  多数是由家教不当引起,许多听障学生的家长,面对自己的听障学生百般溺爱,唯恐孩子吃亏,凡事由家长包办,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全封闭的管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他们抑郁、孤僻的性格。
2、逆反与嫉妒
  听障学生除了先天有听觉障碍外,同样渴望教师公平的对待自己,有些教师面对学生偶尔犯错或学习退步,就对其进行粗暴的批评,听障学生在心里并不服气,这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故意跟老师作对;再者有的老师随便地拿学生进行比较,对学习差的听障学生讽刺、挖苦,引起学生的不满,并由此滋生对他人的嫉妒心理。
3、倔强与放纵
  这大概是由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及听障学生自身因素共同导致的,部分家长要么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孩子的过失,从而造成听障学生的倔强的性格;要么对听障学生不闻不问。学校部分教师对听障学生的期望过高,一旦听障学生没有达到要求,就横加指责,加上听障学生本身存在着交流障碍,缺乏倾诉对象,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结果放纵自我,甚至与社会上不法分子相勾结,走上邪路。

  认识到听障学生这么多的心理问题的同时,我们特殊教育也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关注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促进听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塑造听障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1、帮助听障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稳定的人生观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有的听障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对生活采取消极的态度。作为从事听障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则是我们教学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听障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着温暖,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知道教师是爱他们的,祖国是爱他们的。
2、教育听障学生接受失聪的事实,培养听障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教育者来说,也许没有什么比自信的心态更能深入持久地影响他的一生了。因此,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如:有的听障学生因为生理残缺而消极悲观,教师可以引导他发现自身的长处,发现自己有而别人缺乏的闪光点,让学生学会以乐观的心态去欣赏自己的优点。有的听障学生因为表现平平而自暴自弃,教师则可以启发他去纵向比较,看到自己与过去相比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我也能行
  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可是由于听觉的缺陷,与之相反的自卑倒是困扰着大部分听障学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对他们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育原则,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
3、培养听障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战胜挫折的品格
  比起健全的儿童,听障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差一点,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往往会长时间被失败的情绪所困扰,导致情绪不稳定,有的甚至走向极端。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对听障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并培养他们对受挫感的恢复能力。
  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从痛苦中很快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和老师应该认真培养听障学生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让学生明白,人生的挫折是难以避免的,但只是暂时的,是可以解决的。
  对听障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但是给学生的挫折太多或超出他们现有解决能力的范围,就会让听障学生整天处于失败的痛苦当中,进而产生消极厌世的心理。因此,对听障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定要把握好

二、关注聋生的需要
1、理解和被尊重的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这一点,无论是听障学生还是正常的儿童都是一样的。教师应该精心呵护听障学生的自尊心,真诚地理解他们。
2、沟通和情感渲泄的需要
  教师平时要善于察颜观色,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想法,帮助他们排遣心中的各种烦恼;还要尽可能地为听障学生创造各种同外界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体验生活。
3、表现和成就的需要
  部分听障学生之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得不到周围人的重视,没有体验过成功。其实他们同正常人一样,希望自己是个成功者,让众人关注自己的存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位听障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一种适应、和谐的状态,为将来能自立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