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学生心理受挫及其表现是怎样的?

2017-07-18
84

通过工作中的细心观察,发现听障学生心理受挫非常普遍,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种:
1、社会成员存在偏见

  社会上的某些成员对残疾人普遍存在歧视和偏见,听障学生在生理上的缺陷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嘲笑和蔑视。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就会丧失与社会交往的信心。
2、监护人教育不当

  家长们面对自己的孩子,百般溺爱、袒护纵容,唯恐孩子吃亏,这些孩子会逐步形成任性、等、靠、要等性格;或者家长对听障学生不管不顾、视而不见,甚至轻视和厌恶,这样就导致听障学生自卑、多疑,认为自己在这个社会里生存是多余的。
3、教学内容偏离

  在学校里,领导或教师对听障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忽视了教学对象的生理残疾,提出的教学内容远离了听障学生的发展目标。如果学生难以达标或达标无望,就加以指责,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加深了聋生挫折感。
4、自身身体因素

  由于听障学生的听觉缺陷,对社会信息感知不完整,常常引发错误归因,满腹狐疑,似乎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同时,他们与同龄人交往又存在着交流障碍,缺乏倾诉的对象。因此,他们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不懂得该怎样面对,从而导致情绪失控。

  正因为听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就逐渐丧失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成天情绪低落,形成了抑郁、逆反的性格缺陷。
1、抑郁与孤僻

  多数是由家教不当引起,许多听障学生的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百般溺爱,唯恐孩子吃亏,凡事由家长包办,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全封闭的管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他们抑郁、孤僻的性格。
2、逆反与嫉妒

  听障学生除了先天有听觉障碍外,同样渴望教师公平地对待自己,有些教师面对学生偶尔犯错或学习退步,就对其进行粗暴地批评,听障学生在心里并不服气,这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故意跟老师作对;再者有的老师随便地拿学生进行比较,对学习差的听障学生讽刺、挖苦,引起学生的不满,并由此滋生对他人的嫉妒心理。
3、倔强与放纵

  这大概是由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及听障学生自身因素共同导致的,部分家长要么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孩子的过失,从而造成听障学生的倔强的性格;要么对听障学生不闻不问。学校部分教师对听障学生的期望过高,一旦听障学生没有达到要求,就横加指责,加上听障学生本身存在着交流障碍,缺乏倾诉对象,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结果放纵自我,甚至与社会上不法分子相勾结,走上邪路。